中华全球通讯社 中国新闻 关公文化在中华文明进程中展现永恒魅力

关公文化在中华文明进程中展现永恒魅力

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文明向世界贡献了深厚的道德文化体系、丰富的人文思想情怀、深刻的哲学辩证思维,雄浑的忠义爱国精神等,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进程。

中华文明一经形成,就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能够在开放中吸收外来文化、在包容中消化外来思想、在百家争鸣中兼蓄并容、在百花齐放中圆融发展。

关公文化,是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经过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积淀、全体中华儿女思想汇聚、情感汇聚、精神汇聚,自然形成的文化精品。关公文化浓缩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思想精华、民族特性、和精神品质,成为中华民族对外展现中华文明形象、凝聚中华各民族同心同德的精神图腾和文化象征。

在全球华人民众的心目中,关公是代表天地正气、代表人间正义、代表儒释道教共同推崇的忠义精神的道德楷模和理想化身,其所彰显的“忠昭日月、义薄云天”的精神品质,更是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全球华人的思想观、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影响着全球华人的道德理念、价值追求、人生志向、交往方式和为人处世的行为习惯。

关公文化为中华文明发展进程,提供了更豪壮、更伟岸、更深厚、更广泛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为亿兆中华儿女的生产生活、修身齐家、建功立业、追逐梦想,提供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更基础、更深沉、更持续、更耐久的精神力量,更普及、更实用、更简便、更具体的英雄榜样和人格标杆。

关公文化所包含的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如忠肝义胆、义薄云天、一诺千金、重情重义、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等中华民族历来推崇备至的优秀人格,以及诚信经营、合作共赢、和谐共生、和平共存等社会交往体系所需要的基本理念,对千百年来中华文明、中华民众的光明正义走向都产生着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明代中叶著名理学家、状元吕楠云:“欲观王(关帝)心者,唯当观天上之日耳。”

吕楠是陕西高陵人,与王阳明、湛若水、罗钦顺等齐名,时称“一代硕儒”,名重天下。《明史》云,“时天下言学者,不归王守仁,则归湛若水,独守程、朱不变者,惟楠与罗钦顺云”。

吕楠崇拜关帝,信仰关帝至为虔诚,凡事皆以关帝精神为立身处世、治学为官的精神指导。1522年,吕楠上疏嘉靖皇帝时说:“克己慎独,上对天心,亲贤远谗,下通民志,庶太平之业可致。”这也是吕楠一生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负。

在关帝精神的感召和指引下,吕楠为人正直刚毅,廉洁自律,生活淳朴,遇不平事敢于直言劝谏,不畏权贵。为官三十余年,官至三品,家中只有图书,“家无长物,室无媵妾”,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去世时,高陵人为之罢市三日,解州及四方学者闻之,“皆设位,持心丧”,连嘉靖皇帝也为此停朝一日,赐祭葬。

明朝中叶太仆寺卿孙绪也是虔诚的关帝信仰者,他在顺天枣强嘉靖甲申年《重修汉寿亭侯庙碑记》中说:“侯(关帝)于汉为忠臣,为死封疆大夫;于昭烈为良佐,为死友,抚恤士卒得众心;为名将,不以曹刘异势易其心,不以颠沛流离挫其节,挽不能留,去不能追,饵之不可,蛊之不惑,慑之不惧,为一时烈丈夫。时论即其威震华夏,称为万人敌。史臣即其报效曹瞒,谓有国士之风,虽以瞒之奸雄,亦称为天下义士。侯没千二百余年,浩气英风,充满流动,于天壤间。如元化浮空,水泉行地,血食祠庙,愈久愈盛。”

关帝在汉代为官时镇守荆州时是立志匡扶汉室的名将忠臣,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时是誓同生死、义重如山的益友良伴;作为领导者,能够体恤士卒,作为臣子,能够坚定信念。即使是曹操这样的政治家,也不得不由衷地敬佩关帝为“天下义士”。所以关帝浩然正气,英雄风范,才能够长存民众心中,供奉关帝的香火历千秋万代愈久愈盛。

关公文化跨越时空、跨越国度、跨越信仰、跨越阶层,富有永恒魅力。传承和弘扬关公文化,才能够找到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历史源头,找到中华文明悠久灿烂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让中华文化和世界各国在人类共同尊崇的思想观、道德观、价值观上找到人心共通的文化契合点、交叉点、共通点,让世界更清晰地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也让中国以一种自强、自信的气魄赢得世界的尊重,让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的舞台上熠熠生辉。

“莫天真,勿糊涂”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391595516

邮箱: info@qqtxs.org.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