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和乞巧

甘肃西和的传统乞巧节

image

西和乞巧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西和乞巧

别名

乞巧节,女儿节

活动时间

每年农历六月三十晚至七月初七

民俗节日类型

民俗

流行地域

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礼县

流传时间

1800多年

遗产编号

Ⅹ—3

申报人申报单位

陇南市西和县

申报日期

2006

遗产级别

国家级

西和乞巧是甘肃西和的传统乞巧节,信奉的神灵是织女神,2008年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西和乞巧节的活动范围主要分布在漾水河流域主干。当地姑娘从农历六月初就开始着手准备,正式乞巧时间是从农历六月三十持续到七月初七,历时七天八夜,分为节前准备阶段和乞巧阶段。截止至2020年,乞巧活动覆盖全县12个乡镇,279个村,30.172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0.6%。对于西和姑娘们来说,传统乞巧节是她们青春期必须经历的人生仪礼[1]

西和乞巧民俗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整个活动可分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个环节。除了仪式活动之外,大部分环节都以唱巧为主。西和七巧节风俗是集信仰、诗歌、音乐、歌舞、工艺美术为一体的综合性民俗活动,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1][2]

民俗简介

“乞巧”是向神灵讨要智慧的意思,乞是乞讨,巧则是心灵手巧,有巧思妙想,其实质是说有智慧。乞巧是一个流传甚广,历史悠久的民俗。

image

西和民俗

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北端的西和县,有着悠久的历史。七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形成了深邃[suì]厚重的文化积淀,使西和县积累了一大批丰富的文化艺术遗产,乞巧、山歌、春倌[guān]、羊皮扇鼓舞、耍社火等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乡土气息浓郁,地方特色鲜明,传承多年,久盛不衰,正是在这种氛围中,乞巧风俗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中国西和乞巧女儿节从每年农历六月三十晚上开始,一直持续到七月初七晚上,时间长达七天八夜,是持续时间最长的民俗活动之一。整个活动分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个环节。每一环节均有歌舞相伴,又有几个富有特征性的仪式,因而留存了大量的乞巧唱词、曲谱、舞蹈形式以及与农耕文明相关的崇拜仪式,还有与生活相关的纺织女工、服饰、道具、供果制作等。其活动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参与人数之多、民俗程式保留之完整,在全国绝无仅有。

历史沿革

节日来源

传统习俗中,人们通常把心目中最尊敬的女性神灵称作“娘娘”,如王母娘娘送子娘娘等。据载,天上织女“年年机抒”,善织“云锦天衣”,所以人们尊称她为“巧娘娘”。姑娘们怀着对巧娘娘虔诚的心情,抱着美好的期盼,届时请她下凡来,从农历(下同)六月三十日晚(小月二十九日)至七月初七晚,举行7天8夜的乞巧活动,乞求巧娘娘赐以聪慧、灵巧,故当地称其为“乞巧节”。因参加乞巧的多为未出嫁的姑娘,历代文人又称“女儿节”、“女节”。

历史渊源

乞巧,是一个流传甚广,历史悠久的古老民俗,它源于中国文化中织女、牵牛、河汉三种天象。最早见于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中也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是古文献中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据西北师大教授赵逵夫考证《史记·秦本纪》:“帝颛顼之苗裔孙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大业为秦人之祖,传说中的秦人始祖女修,就是以织而闻名,传于后代。织女的传说同周人始祖中发明了牛耕的叔均传说结合在一起,形成中国古代农村社会男耕女织经济结构反映的牛郎织女的传说。随着西和礼县交界处的大堡子山秦文公墓的出土,说明秦人发祥于西、礼二县一带,因此“乞巧”风俗是秦人古老遗风。

地域分布

西和地区的乞巧风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显著的地域特点。在建国后的一段时期内,这一风俗曾一度中断,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得以恢复。

西礼乞巧风俗的分布,以西汉水源头的漾水河、盐官河流域为中心。据调查,西和县主要有何坝、十里、汉源西峪姜席苏合、卢河、兴隆、稍峪、石堡、长道等11个乡(镇)。合计人口265,300人,面积744.4平方公里。礼县主要有红河、宽川、盐关、祁山马河、永兴、城关、石桥等8个乡(镇)。合计人口201,580人,面积881.7平方公里。由于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才使乞巧风俗在西礼得以源远流长、久传不衰。

节日时间

每年农历六月三十日晚(小月二十九日)至七月初七晚,连续举行7天8夜的乞巧活动。

节日流程

乞巧前的准备

image

中国西和乞巧女儿节

为了能使乞巧活动顺利进行,每处乞巧点,都要在乞巧前的一两个月内积极紧张的作好选址、联络、筹资、练歌、备装、生巧芽、请巧、造巧等项准备工作。

乞巧全过程

从六月三十日晚开始至七月初七晚结束,乞巧的全过程历时7天8夜。内容丰富、仪式隆重。包括手革半搭桥、迎巧、祭巧、唱巧、跳麻姐姐、相互拜巧、祈神迎水、针线卜巧、巧饭会餐、照瓣卜巧、送巧等活动。

乞巧程式

1.坐巧

在迎巧仪式前,每个姑娘就将自己的手袢解下,一条接一条地连成一根长头绳。如果这样接起来的绳子嫌短的话,还可以用新头绳以续不足。到时,手捧香盘的姑娘走在前面,其他人列队跟随。香盘内放有香、蜡、黄裱纸等祭品和头绳。来到村镇外的大河(沟)边,先由两人分别站在两岸,把头绳横拉在河面上。接着点蜡、炷香、焚裱纸、祭祀跪拜。然后,大家成排列队、牵手摆臂齐唱《搭桥歌》。唱罢,站在河(沟)两岸拉头绳的姑娘同时松手,绳子即刻落入水中被水冲走。乞巧的第一个仪式至此完成。

在农历六月二十六到二十九这几天,姑娘们要从集镇纸货(活)店迎请“巧娘娘”。“巧娘娘”请来坐在桌子上,必须用丝帕遮住脸,因为还没有到正式迎巧的时间。

2.迎巧

农历六月三十晚上,姑娘们穿上盛装,整齐列队,挑上“巧娘娘”,端上香、蜡、纸品盘,在老年妇女的引导下来到河(庄)边举行迎巧仪式。主持者焚香点蜡,燃纸放炮,“巧娘娘”头儿跪迎接拜,其余姑娘则站在河(庄)边齐唱《迎巧歌》。然后,揭去“巧娘娘”头上的丝帕,一路唱着歌将“巧娘娘”请进院。进院门要唱《进院歌》,进屋唱《坐巧歌》。要敬献茶果,唱《献茶歌》,此时,乞巧活动便正式拉开序幕。

3.祭巧

祭巧,一般分集体祭巧和个人祭巧两种。从迎巧仪式开始至送巧仪式结束,整个乞巧过程中,由专人负责,在早晨、中午、晚间三个时候,都要点蜡、炷香、焚裱纸、跪拜。白天香烟袅袅,晚上明烛高照。所用香、蜡、黄裱纸都是从集体筹资款项中支出购买的。

4.拜巧

拜巧,在乞巧过程中,毗邻的乞巧点之间,要开展你来我往的相互拜巧活动。如上街与下街、东关与西关、前庄与后庄、上坝与下坝、此村与彼村等等。按乞巧习俗,祈神迎水仪式结束后方可进行相互拜巧。相互拜巧时,为了壮大声势,乞巧组织者要求所有姑娘参加。她们着意打扮、穿戴一新,成排列队。两地的姑娘坐在一起互称姐妹、问长问短、有说有笑、十分亲热。相互拜巧,不但有观摩、交流、促进乞巧的作用,还为邻村、邻街的姑娘搭建了互相交谊的平台,又为未婚青年寻找对象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5.娱巧

在七天八夜的乞巧过程中,最主要的活动就是“唱巧”,即娱巧,即姑娘们齐集坐巧处,从白天直至深夜,按一定的程式,用不同的歌曲在巧娘娘像前尽情地载歌载舞。以此表达抒发情感、展示才艺。“乞巧歌”主要是以“娱神”指娘娘神为目的。歌词有传统和新编之分,曲调有正歌和副歌之别。演唱上除节前排练外,仅限于“乞巧节”这段日子,其余时间一般不再演唱。“乞巧节”是姑娘们的节日,“乞巧歌”是姑娘们唱的歌,属于民间歌谣的范畴。就民歌的形式来说,它不是“山野之曲”,而是“里巷之曲”,是一代代姑娘们集体创作的结晶。丰富的歌词和曲调,给异彩纷呈的节日注入了新的活力。

6.卜巧

在乞巧的过程中,除举行个人“针线卜巧”外,还要在七月初七晚上,举行集体“照瓣卜巧”。即用巧芽在水中的投影图案问自己的巧拙、祸福,俗称“照花瓣”,即在晚上的灯光下看巧芽水中投影图案而“照瓣卜巧”。照瓣卜巧开始时,所有姑娘手端巧芽碗分站神桌两旁,先由乞巧组织者在神桌前照例祭祀跪拜,并默默祈祷:“请巧娘娘给黑眼的阳人赐个好花瓣,指一条手巧路。”礼毕,大家齐唱《照花瓣歌》。姑娘自己碗底的投影图案,被大家确认为心灵、手巧、吉利、祥瑞时,心中十分高兴,一定要将碗中的水猛喝一口,其意是使虔诚乞巧得来的这一切,真正为自己所有,长期在身上显灵。然后把水倒掉,再盛半碗神水,重新开始下一轮的照瓣卜巧。照瓣卜巧活动在期待、兴奋、欢乐的气氛中进行着,历时两三个小时方告结束。

7.送巧

照瓣卜巧举行后,说明七天八夜的乞巧活动即将结束。此时,姑娘们怀着惜别的心情,抓紧送巧前仅剩的一段时间尽情唱巧。在供神桌前,你约四五人往来穿插唱一曲,她约四五人极足跳跃唱一曲,有时集体牵手摆臂唱一曲,此起彼伏,歌声不断。直至把所有乞巧歌曲反复唱到尽兴为止。深夜,乞巧组织者很不情愿地宣布送巧仪式开始,姑娘们无奈地分站神桌两旁,齐唱《送巧歌》。送巧仪式后,七天八夜、无拘无束、歌声不断、自由、狂欢活动全部结束,姑娘们将各奔东西,一年内再难相聚。有的姑娘来年可能出嫁,再也不能参加生长自己陪伴自己成长,带来无数企盼、欢乐的乞巧活动。想到这些,她们对巧娘娘和乞巧活动充满了惜别之情,多数人唱着唱着便失声痛哭,有的哭肿了眼,不敢回家。又哭又唱,哭声、歌声汇成一片,显得格外凄凉。

保护现状

2006年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甘肃西和县乞巧文化之乡”的称号。

2008年“乞巧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6年至2012年成功举办了四届乞巧文化旅游节会,其中第四届升级为甘肃省级节会。

2013年8月7日在首都北京举办乞巧文化高峰论坛

2013年8月7日至13日召开第五届中国(西和)乞巧女儿节

2024年8月3日至8月10日召开第十二届中国(西和)乞巧女儿节

文化活动

创编了大型新编民俗秦剧《七月七》。拍摄制作民《中国(西和)乞巧女儿节》纪录片、《乞巧缘》微电影

image

乞巧缘

改编创作《中国女儿节西和乞巧连环画册——画说乞巧》、普及本《中国(西和)乞巧女儿节》连环画。

创编了《乞巧情》歌舞剧,以乞巧歌舞元素为主,反映西和陇南地域文化特色。

开展网上乞巧活动。创办中国西和乞巧女儿节网站,搭建网络宣传平台。

参考资料

费君清,刘家思,朱小农主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丛. 2020: 382-389. (8)

2.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2024-02-19].

编辑 海珍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391595516

邮箱: info@qqtxs.org.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