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主动后退一步,中方也抓住机会乘胜追击。中美这场关税战的最终结局,只能是美国完全满足中国的条件为止。在这个问题上,特朗普已经没得选。
不久前,美国方面公布相关备忘录,宣布豁免电脑、手机、集成电路等部分机电产品的“对等关税”,范围包括中国制造、出口的产品。
【特朗普实质性服软让步,而中方正在乘胜追击】
随后特朗普政府表示,对机电产品的关税豁免是“暂时性措施”,未来还会有新的关税。
特朗普实质性服软让步,而中方正在乘胜追击,打到美国满足中国的条件为止。
在周一举行的第一季度进出口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海关总署强调,将严格依法实施各项对美反制措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中美关税战,海关是执行层面的第一线。中方的意思很简单:中方不会因为美国的后退一小步而放松监管,对美国所有输华产品的125%关税,该加多少就是多少,一个儿子都不会少。
【对美国所有输华产品的125%关税,该加多少就是多少】
特朗普已经不止一次表露出想要跟中方谈的急迫心情,但在正式的对话谈判启动前,美方还是要认真看中方此前的表态。
在中方的反制公告中,有两句话尤其重要。
第一句话,在目前的关税水平下,美国输华商品已无市场接受可能性。
特朗普的关税说加就加,妄想中方在高关税的威胁下妥协。在特朗普眼里,不论是34%、84%还是125%,似乎都只是一串数字,是谈判桌上用于交涉的筹码。
而中方的反制,则是用实际行动让特朗普感受到无理挑衅中国的严重后果。在中方的反制关税下,美国商品事实上已经无法参与到中国市场的竞争,美国企业丧失了这个拥有14亿人的消费市场——而造成这一切的责任,需要特朗普政府自己来承担。
【在中方的反制关税下,美国商品事实上已经无法参与到中国市场的竞争】
切实感受到痛的特朗普,在周末休市之际低调豁免了机电产品的关税,而机电产品恰恰是中国出口美国的第一大商品类别,去年的占高达41.6%。
然而中国并没有因此解除对美国任何产品的关税。按去年的金额占比来看,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商品主要有六大类:机电产品,占比23%;农副产品,占比16%;能源产品,占比14%;化工产品,12%;运输设备,占比9%;医疗设备,占比8%。
特朗普必须充分意识到,任何关税都不是能够威胁、强迫中国谈判的筹码,反而会让美国自己惹上真正的大麻烦。
第二句话,对于美方的关税数字游戏,中方将不予理会。倘若美方执意继续实质性侵害中方利益,中方将坚决反制,奉陪到底。
什么是“不予理会”?既不是示弱,也不是不再反制,而是对特朗普关税讹诈本质的洞察。
【倘若美方执意继续实质性侵害中方利益,中方将坚决反制,奉陪到底】
明眼人都能看出,中美之间的关税再怎么往上加,都已经没有现实意义。中方的反制措施,都是基于客观现实的,当超出现实范围后,中方就不会同美国玩这些数字游戏。
同理,中方将来是否撤回这些反制措施,怎么撤,什么时候撤,也都基于中方对客观现实的判断。
具体来说,若特朗普真希望接到中方的电话,希望进行双边对话,中方需要看到美国有实实在在的行动,需要看到华盛顿拿出实打实的诚意。
美国这次宣布的“暂时性豁免”,算不算诚意?中国商务部的回应,已经给出了答案——“这是美方修正单边对等关税错误做法的一小步。”
或许在特朗普及其贸易团队眼里,这是对中国的重大让步,但在中方这里,这最多只能算“一小步”。
【中方需要看到美国有实实在在的行动,需要看到华盛顿拿出实打实的诚意】
道理很简单。第一,这只是“暂时豁免”,豁免期结束后,关税又要回到原来的高点。在中方看来,这种暂时性的措施实在算不上靠谱,也不值得回应一个暂时性的豁免,没必要。
第二,特朗普的反复无常,导致任何不体现在协议文件上的政策都不具有极大的确定性,更何况是这种暂时性的豁免。
在豁免的备忘录公布后,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就表示,未来电子产品的关税将再次上调。而特朗普则稍晚时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这些产品仍需要缴纳现有的20%的芬太尼关税,目前它们只是被转移到了“另一个关税类别”。
他还说,他正在“审视美国整个电子产品的供应链”,以寻找新的可能的关税。
可以说,现在的特朗普根本就没准备好与中国的谈判,他的言论根本就是想到一出是一出,无视客观规律,破坏正常的国际经贸秩序。
什么时候特朗普准备好了,什么时候中美才可能正式启动谈判。
判断特朗普是否准备好谈判的标准,其实很简单,就是看他什么时候满足中国的条件,彻底取消“对等关税”——正如中方此前所言:敦促美方正视国际社会和国内各方理性声音,在纠错方面迈出一大步,彻底取消“对等关税”的错误做法。
来源丨今日头条【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