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球通讯社 中国新闻 关税战背后的中美两国根本矛盾(深度长文)

关税战背后的中美两国根本矛盾(深度长文)

关于这一次的关税战,很多人都聚焦于贸易本身,顶多再关注一下金融比如美债危机等等,但人们总是忽略了一点:一个政客的举动背后,往往都有着他的战略性认知。

如果只是把川普理解为一个一时兴起、头脑发热,甚至傻乎乎搞关税战的疯子,非常不利于理解当下的所有状况。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过往的资料看到,川普其实是一个价值观非常坚定持久的人,他早在 1990 年代就谈论过,应当改变美国的贸易失衡,应当把关税作为武器,等等。

另外,美国在奥巴马及以前的执政中都并没有系统性的对华战略,还是以经济合作为主,但川普上一任期就已经开始布局他对大洋彼岸的遏制战略,可见他的想法至少在两任期间都是非常坚定而强烈的。

尽管川普在具体的行为上经常很随性、善变,但在他的底层逻辑上,始终都保持着一致性,而且已经持续了一生。从根本上来说,川普就是一个“美利坚主义者”。

这个词是我的定义,它的涵义就在于,川普“让美国再次伟大”并非空话,他是一个沉浸于美国梦的人,他也亲口说过自己对美国“黄金时代”的怀念。

“美利坚主义”,就是保持美国全方位的绝对优势、霸主地位,不容许有挑战者出现,更不容许美国走向堕落。

黄金时代的美国,制造业全球第一、基建全球第一、科技全球第一,是全球所有核心产业的绝对中心。

我以前在文章中举例过,美国在其发展黄金期(大约一百年前)所建设的铁路里程,至今仍然没有哪个国家能超越,包括现在的“基建狂魔”中国。

美国在二战时建造了恐怖的一百多艘航母,这也是令人极其吃惊的制造能力。

所以在川普眼中,美国已经堕落了。最近他强调,如今中国的造船业已经是美国的200多倍规模,美国必须重振造船业。

在产业上,因为长期的美元高估(作为国际货币难以避免的矛盾)以及相应的贸易失衡,导致产业空心化。制造业从美国迁出,美国成了金融大国、服务业大国,也保留了高端制造业,但中低端制造业完全依赖其他国家。

如今,就连其高端制造业也开始堕落,像波音公司就陷入了停滞甚至倒退之中。如果没有近几年人工智能革命,英伟达这些企业的驱动,美国经济恐怕早已面临内生动力的严重缺乏。

在全球供应链地位上,美国也已被边缘化。

在川普所怀念的美国黄金时代,美国是当仁不让的全球供应链中心,比如在 1980 年代,美国的汽车、电脑、电器等都稳稳占据着全球的核心地位,尽管当时受到了德国、日韩崛起的巨大挑战,但美国当时自身制造业实力也还是很强的。

但到了近些年,全球供应链中心几乎已经只有中国。

在地缘政治上,中国也对“美利坚神话”形成了巨大的挑战。比如北极的破冰船,中国已经处于领先地位,所以在北极制高点的争夺上中国和俄罗斯都具有优势。

甚至巴拿马运河作为美国的“后花园”和咽喉,也在逐渐被中国企业蚕食。近些年来,中国资本(包括国资)购买全球港口越来越多。

南美、非洲、中东,与中国的合作越来越多,传统的“西方势力范围”正在逐渐消失、被蚕食。

这是因为,中国的中低端制造业、基建产业拥有巨大的成本优势。依靠低廉的价格和不错的质量,这些巨量小商品、电子产品、基建成了中国的“外交名片”,用它们走近亚非拉国家,实现了“制造业→国家影响力”的转换。

所以在地缘政治上,美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这也是为什么川普将美国国内的左派意识形态视作眼中钉。

因为在左派治下,产业空心化、供应链核心地位丧失、地缘优势丧失等都没有得到任何重视和解决,反而有更多的非法移民侵入了美国本土,导致“后院起火”。

现在将川普搞得焦头烂额的美国国债(即将到期),以及高企的财政赤字,在他眼中都是左派留下的祸害。

综合以上所有,川普确定了“让美国再次伟大”的两大战略方向。

第一个战略,是扭转美国国内的左派路线,开始搞活经济、恢复财政、给美国“止血”。

第二个战略,是 对外遏制挑战者,全面“收复失地”,从供应链到地缘政治,全部开始恢复美国的中心地位 。

其中第二个战略的核心,就是全方位打击挑战对手。

这个战略,从川普的上一任期就开始了,而非现在才开始。在上一任他发动了前所未有的贸易战,但当时中国经济正处于繁荣阶段,通过人民币贬值就轻松抵消了贸易战影响。

然后 2020 年的大流行改变了一切。川普连任失败,中国在病毒肆虐全球的 2021 年,因为“只有中国还能造东西”从而巩固了全球供应链中心地位。

尽管 2023 年以后经济进入下行,但中国的挑战者地位并没有受到影响,而且可以说还进一步加强了。这也让川普如鲠在喉,他的“美国再次伟大”即将成为泡影。

如果民主党在 2024 年大选中再次获胜,可以说美国经济走向衰败的概率会极大,因为民主党确实无力也没有动机,去彻底解决美国的债务黑洞和经济内生动力消亡的问题。

如果再搞几年 DEI ,美国企业就基本上都要变成“屎上雕花”的形式主义大本营了,到那时候,如果人工智能泡沫出现破裂,美国经济将会彻底走向崩塌。

所以对川普而言,重振美国经济是重要任务。尽管关税战这个方式并不合适也过度偏激,但他的核心战略的确是重新找回美国经济的发展动力。

这时候,中美之间的根本矛盾,就浮出了水面。

在产业方面,要想恢复美国的制造业,就必须先掐死对手,让那些汽车厂、电子产品厂,都去美国投资。耐克这类已经在越南等国布局的企业,川普倒也未必希望他们回去,他在意的是中高端电子产品、汽车等制造业。

但这些产业都是中国的命脉——即便中国企业已经大规模出海,但背靠的依然是中国本土产业链这棵“大树”。

更何况房地产下行后,出口是现在中国经济最重要的输血通道。

这是双方根本矛盾之一:都想依靠保住制造业来保住自身经济。都想成为全球供应链中心,而不是“被供应者”或者边缘化存在者。

在地缘政治方面,川普剑指格陵兰、巴拿马,“不惜一切代价”让美国成为全球战略要地的控制者。

这一幕我们在一战前、二战前都看到过类似的情况,各国的全球势力范围如果出现直接矛盾的话,就会引发大国之间剧烈冲突。

所以这是双方的根本矛盾之二:两强的全球势力扩张,已经在关键地理位置产生了直接冲突。

很多人都说,日本当年和美国的贸易战比这更激烈,不是照样也实现了和谐共处。

其实完全不同,因为日本当年和美国的意识形态没有分歧,那是纯粹的产业之争、利益之争。

日美安保关系,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日美盟友关系,也没有任何松动。

但中国是另一个大国,看表面中国面临的产业争端,和日本当年如出一辙,但看核心就会发现,中国是在依靠产业扩张实现对美国霸主地位的挑战,这跟日本有质的区别。

更何况双方意识形态有着根本性的不同。美国一直有着深深的“共产主义恐惧症”,从二战后的麦卡锡主义到后来的美苏争霸,意识形态的区别注定了“水火不容”。

因为,意识形态会导致根本性的不信任。“你会不会在崛起后消灭我”,或者“会不会用你的方式统治我”,都成了一种必然的推导,带给美国最深层次的恐惧感。

所以,双方的根本矛盾之三在于意识形态。

总体而言,我们看到这次关税战从“棍打一大片”到“真正目的浮出水面”,背后是川普所代表的相当部分美国人的意识,那就是美国必须要保住自己的霸主地位。

因为已经积重难返,“救国”窗口期日益关闭,川普选择了关税战这种极其激烈、疯狂的方式。

在以前,中国无论是在产业扩张、地缘政治扩张方面,都还处于发展期,在那时候全球留给中国的“空地”还很大,所以中美之间实现了双方利益最大化,也带来和谐的二十年。

但随着这种扩张到了无法调和的地步,冲突就取代了合作,成为双方无法绕过的命题。

历史的偶然又带来了川普这样一位“疯子总统”,于是我们看到,他用最激烈的方式,去力图实现他的“美国梦”。

可能有人会说,当年苏联不是跟美国也分庭抗礼、共同存在嘛?为何现在不可?

这里面有一个本质的区别:苏联拥有自己的战略圈子,它不需要融入全球产业链,可以带着自己的兄弟们玩。

但中国的经济模式是高度依赖全球产业链,已经融入了全世界贸易网,这时候“另辟花园自己玩”是不可能的。

所以,在我们的有生之年将会看到,这个巨大的根本性矛盾将会如何化解。

在以前,类似这种时刻都大概率会发生热战,但现在是核武器时代,人类还没有面对过这种情况:在核时代出现大国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

只希望我们将要面对的新命题,不是人类的最后一个命题。

来源丨今日头条【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中方没给台阶,特朗普恼羞成怒后,再次给商务部长下令,用新招

中国开始乘胜追击,中美关税战的最终结局,特朗普已经没得选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391595516

邮箱: info@qqtxs.org.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