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伴随着俄乌战争走向尾声,俄罗斯的“国师”杜金做出了一个新的预言:俄乌冲突的终结并不意味着战争的终结,接下来北极将会爆发一场规模不亚于俄乌冲突的战事。
杜金不是一般人,他是俄罗斯著名的社会学者,被称为“普京的智囊”。他说出来的话,一般可以被看作是接下来俄罗斯的重点战略方向。
很明显,接下来普京要经营北极航道了。
北极地区有着三大核心战略价值。首先是在经济方面,这里蕴藏着全球13%未探明石油、30%天然气,以及价值约1.2万亿美元的稀土矿藏。
同时由于全球变暖导致的冰盖消融,加拿大沿岸的西北航道与俄罗斯北方航道正成为连接亚欧美的“新苏伊士运河”,预计2050年北极航线货运量将占全球海运的25%。堪称冰上丝绸之路。
然后是军事方面,北极是洲际弹道导弹的最短攻击路径,从阿拉斯加发射的导弹仅需20分钟即可覆盖莫斯科。我们一般看到的世界地区都是东西展开的,经常忘记地球是个球,南北两极也是能飞的。
目前俄罗斯在北极部署了S-400防空系统和“北极三叶草”综合基地。此外,俄罗斯还通过扩建40余艘破冰船队、重启苏联时期军事基地,构筑起3000公里北极防空网。俄罗斯的行为与美国在格陵兰岛升级的皮图菲克太空基地的行动成针锋相对之势。
此外,水下战略威慑体系在北极也会变得更加危险——冰层下战略潜艇的隐蔽性远超其他海域,使北极成为战略威慑的终极战场。
最后就是政治方面了,环北极八国中,七国已纳入北约阵营,俄罗斯是该地区唯一的非北约国家。阻止了北约东扩之后,缺乏战略安全感的俄罗斯自然要结束北约北扩的进程。
但是美国却不同意,美国2024版《北极战略》明确提出投入250架先进军机、建设传感器网络,意图将北极变为“北方后院”。
当然,上面说的这些只不过是积累的火药桶,真正想要让北极这个火药桶引爆至少需要一个导火线。不巧的是在北极这片地方,有足足三个导火线。
首先,第一个导火线是挪威斯瓦尔巴群岛的法律模糊区,该岛非军事化条约与北约集体防御条款存在冲突。随着俄罗斯对欧洲的压力增大,不排除北约对这里实施强制性手段。
然后是加拿大努纳武特地区原住民自治诉求,原本这个不算是什么问题,但是随着加拿大和美国全方位同盟的瓦解,两国已经反目成仇。这就是美国对加拿大动手的一个很好的理由。
最后一个导火索是美国最新埋下来的:丹麦格陵兰岛独立运动。美国垂涎格陵兰岛许久,拿下这里向东向北可以震慑俄罗斯,向西可以包围加拿大。而目前格陵兰岛独立运动很明显不想轻易服从美国权威。
目前这里已经开始交手了,俄罗斯和美国已经把北极当成了非接触性对抗的主战场。电子干扰、卫星致盲、网络攻击等灰色地带斗争频发。2025年1月,俄罗斯“北极-M”卫星系统遭黑客攻击,导致北方舰队通信中断12小时;美军随后在阿拉斯加部署“米达斯”激光反卫星系统作为回应。
之所以没有从非接触性对抗升级成接触性对抗,最主要的原因是美国和俄罗斯在这里各自部署了200枚战略导弹,只需要一小时就能互相打到对方家里,但即便如此,破冰船碰撞、军机抵近侦察等“冷对抗”手段至今没有停下。
杜金的预言警示着:当北极冰盖以每十年13%的速度消退,随着冰盖不断消失,北极的战略价值将会越来越高,终有一天,将会到达一个临界点,让双方撕破默契。
来源丨今日头条【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