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大公报》可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针对香港长江和记集团出售巴拿马运河港口一事,《大公报》连续发表三篇评论,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大公报》创刊于1902年6月17日,创始人是英敛之。在发刊词中,英敛之写道:“报之宗旨在开风气,牖民智,挹彼欧西学术,启我同胞聪明。……国富民强,物无灾苦,人有乐康,则于同人之志尝焉,鄙人之心慰已。”
为何报名取“大公”?英敛之的解释是:忘己之为大,无私之为公。
事实证明,《大公报》自创刊之日起,就以爱国、救国为宗旨,针砭时弊,抨击腐朽的封建制度,宣传西方先进思想。
著名政论家张季鸾这样评价《大公报》:近代中国改革之先驱者,为报纸;大公报,其一也……北方最著名之日报,为大公报。
《大公报》发表三篇评论的题目分别为:“莫天真,勿糊涂”、“伟大的企业家都是铮铮爱国者”、“饮水思源有担当,背靠祖国谋发展”。
文章高屋建瓴,观点鲜明,指出:在大是大非面前,香港各界必须坚定地与国家站在一起,勇于担当历史责任,坚定信心,为维护国家安全、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引人注目的是,这几篇评论被港澳办网站所登载,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
至于这项交易是否涉及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目前还在调查之中。不管最终的结论是什么,但是正如《大公报》所讲,爱国是所有商人都应该遵守的底线,不能背叛国家和民族。
#港澳办转载大公报评长和卖港口文章##大公报创始人##大公报头条#
来源丨今日头条【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