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闻周刊》复盘了1998年美国克林顿政府如何说服自己,在巨大利益面前终于没忍住而邀请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的故事。故事节选自彼得·古德曼的新书《世界是如何走到缺少一切的》
从肯德基到投票箱
这一幕像极了掩耳盗铃。
美国的商业巨头和跨国公司对当时12亿人口的中国市场和廉价劳动力垂涎三尺。
但如果说他们只是为了攫取利润,这不仅会让他们无法向公众交代,连他们自己在良心上也过不去,他们需要一个欺骗自己和公众的理由。于是,他们给自己编制了一件美丽的外衣,即通过与中国接触寻求改变。
然而,跨国公司害怕看到他们对中国的设计被理解为对利润的粗暴攫取。中国当时在制度和劳工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带来了声誉风险。因此,美国企业及其政治盟友重新制定了接触条款,同时就新的叙事方式达成了共识:扩大对华贸易将推进自由。没错,美国公司有望在中国赚到大笔钱,但这只是转型任务最表面的一部分。克林顿政府官员反复声明这一点。
古德曼
而一旦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它的繁荣将依赖于在世贸组织的规范内运作。中国企业需要更多地了解外部世界,才能从加入全球贸易体系中获益。中国消费者将接触到国际时尚潮流、音乐、娱乐和体育。所有这些都将注入中国社会,同时产生对西方最终输出品——选举制度——的需求。首先,中国人会尝到肯德基。然后,他们会要求投票箱。
不得不说,美国从一开始,它就是带着不纯洁的目的来接触中国,它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输出美国的制度和价值观。
也不得不说,利益就是最大的驱动力,是最强的魔法,利益能使美国人自己去给自己编织最美的故事,让自己相信未来会朝着它设计的方向发展。
可惜的是美国高估了自己制度的优越性和吸引力,而又低估了中国人辨别真伪和辩证借鉴吸收甚至改造外来文化的能力。
最终肯德基没有带来投票箱,而是开始在中国卖油条。
正是这样韧性强大的中国文化,让没见过世面的美国人,哪怕最伟大的科幻作家,都不敢这样编写剧本。
中国的勇气
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机遇。但当时中美就此进行谈判,中美可以说处于完全不对等的信息差之中。
中国当时不了解外面的世界,不知道这样的经济开放将给中国带来什么。更不知道美国这么做,它心里憋着什么坏招在等着我们。
而美国可以说是整个世贸规则的设计者,它对自己想达到的目的,心知肚明。
尽管如此,中国还是作出了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决定。
加入世贸组织,这将释放新的出口机会,吸引外国投资,同时为中国经济走向现代化提供重要催化剂。作为条件,中国也必须承诺向外国竞争者开放市场。这对中国企业来说也是巨大的竞争压力。
但中国决定想要去外面的大海里去学习游泳,而不只是在小池塘里扑腾。哪怕这过程中,会呛几口水。
克林顿的转变
克林顿最开始把自己描述成中国最尖锐的批评者之一。
在1992年的竞选中,他甚至抨击在任总统老布什的对华贸易关系正常化政策,指责布什迎合中国。
上任后不久,克林顿还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威胁将对中国商品征收高达70%的关税,除非中国改善权利保护措施。
然而在商业游说团体的劝说下,克林顿改变了想法。
美国商业游说团认识到中国是一座金矿。这是一个拥有超过12亿人口的国家,是几乎所有商品的最大潜在市场。电信公司和金融巨头有望获得购买更多中国企业股份的许可。农业综合企业将可以自由出售堆积如山的大豆、小麦和其他农作物。跨国品牌尤其对节省成本感兴趣,因为它们将制造业从成本高昂的富裕国家转移到中国的工厂——这是低成本生产的理想配方。
“通过加入世贸组织,中国不仅仅是同意进口更多我们的产品;它同意引入美国最珍视的价值观之一:经济自由,”克林顿在国会批准该协议的关键投票前夕发表讲话时宣布。“自由的精灵不会回到瓶子里。”
显然,游说团体的工作发挥了作用。克林顿相信,通过接触才有机会改变中国。
这种构想确实有一定的实现可能性。市场需要信息流通,而压制性治理与信息的自由流动格格不入。
在华盛顿,代表美国最大公司的游说者称,中国加入全球贸易体系是推进北京改革派议程的一个机会。克林顿政府的财政部长罗伯特·鲁宾向国会保证说,他将继续领导金融服务巨头花旗集团渗透中国,中国加入全球贸易体系将“播下自由的种子”。
克林顿的国务卿沃伦·克里斯托弗后来说:“商界让总统相信,贸易对美国有更高的价值,或者更客气地说,拒绝贸易不会在权利保护领域取得任何成就,因此接纳中国加入世贸成为了基本政策。”
超越剧本
只不过,剧情的发展最后完全超出了剧本设定的范围。
中国差不多从1998年到2008年只用了10年时间,就从一个儿童成长为一个大小伙子。
这也是中国得以在美国设定轨道里安全成长的平安十年。
这之后,美国就开始察觉了中国成长轨迹异常的迹象。发现中国非但没有朝着自己设定的方向成长,甚至通过自己的体量开始在全球占据各种成长空间和资源。
大有成为一个在块头上和能力上能与美国相媲美的替代品的意思。
这让美国非常紧张。
美国发现,通过接触,美国确实让中国融入了世贸规则体系,然而这个过程非但没能改变中国,反而让中国更加如鱼得水,开始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改造这个体系。
中国不仅在经济和贸易上不断增长,在科技创新、军事发展、航空航天、全球公共产品供给方面,可以说全面发力,是个全能型选手。
当然,其实中国的这种发展,本质上并不会威胁美国的发展和地位。
美国之所以感到自己受到了威胁,感觉不能接受,主要是因为美国最初带中国出来,就有不纯洁的目的在那里。它让中国发展起来,不是为了中国好,而是为了美国利益。
在这种出发点之下,当中国的发展没有按照美国的设定轨迹发展时,美国就觉得自己没有实现既定目标。觉得自己的利益受到了威胁,地位受到了挑战。
美国的懊悔之情,可以说溢于言表。不仅没能改造中国,最后连赚钱都更难了。
美国确实释放了一个精灵,但不是美国自由价值的精灵,而是中国龙的精灵。
而无论如何,这个精灵也不会再回到瓶子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