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美股延续暴跌趋势,标普500股指期货跌幅一度迅速扩大至超过4%,纳指期货跌幅超过5%,道琼斯期货跌近4%。纳指较年初高点更是暴跌达23%,正式进入熊市,市值蒸发高达6万亿美元,创历史最大跌幅,超越2020年3月崩盘时的3.3万亿美元纪录。
高盛顶级交易员John Flood在4月6日发表的报告中表示,美股市场可能尚未见底,美国经济衰退预期、企业盈利和通胀的负面影响刚刚开始显现。另据美国个人投资者协会的最新调查,对美股的看跌情绪达到了61.9%,为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
美国资深市场评论员、CNBC主持人Jim Cramer认为美国金融市场可能重演1987年“黑色星期一”崩盘。
很目前,美国经济已经迅速转向了错误的方向,特朗普随意且错误的经济政策在华尔街引发了大规模的恐慌。
美国评级机构惠誉在4月5日表示,特朗普激进的政策正在加剧美国经济萧条景象的快速来临,摩根大通的分析师也警告称,美国正面临“巨大的宏观经济冲击”,美国企业随后会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美国消费者应该做好迎接大幅价格上涨的准备……而这也是我们目前看到美国掀起抢购囤积中国商品热潮的背后原因。
毫无疑问,美国的消费者和企业正在承担特朗普错误政策的负担,企业随后会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如果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创造货币,就会出现持续的结构性通胀。
很明显,美国的新税率政策意味着更深层次的问题——对美元价值的侵蚀以及贸易和货币日益官僚化。但此时此刻的美联储仍将继续努力应对持续的通胀,这使得目前美国国债已超过36万亿美元的背景下,美元在全球面临越来越大的不信任,而这也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4月5日向特朗普和华尔街的降息押注宣战坚持不降息的背后逻辑之一,以维护美元的价值。
BWC中文网财经研究团队认为,今年之所以出现美股价格周期和美联储降息周期不同步变化的背后原因之一就是美国不确性的经济政策,叠加美国用印钞机吃世界的路径同时出现转向,发出了一个最强的财富周期轮回的货币信号,美联储正在酝酿一场飓风式大清算风暴,按高盛的最新解释就是,税率、利率、汇率新环境引发大轮动,游戏规则已经变了。
而这也是美国股市暴跌,抛售潮席卷华尔街的部分逻辑,更让现在全球都在联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抛售美股,收割美国,创纪录的增加美股空头押注,包括高盛、摩根大通等在内的众多华尔街机构都在唱空美股,使得美国“科技股七姐妹”总市值累计蒸发了2万亿美元。
在这一背景下,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4月5日表示,“税率幅度远超美联储预期”,对美国经济和通胀的影响将比之前认为的要大,且这些影响的规模和持续时间仍不确定,他预计不会在下次会议上降息,即使在最近宣布大规模提高税率之后也是如此。
分析认为,鲍威尔这次的讲话甚至比两周前美联储在3月利率会议后他的表态更为鹰派,无情的投下了一枚飓风式收割甩锅“深水炸弹”,超出市场的预期之外,更打了世界一个措手不及,并进一步震动了华尔街和美国消费者。
一项最新调查也发现,从很多方面来看,美国经济和金融市场现在都让华尔街交易员感觉像2008年和2009年的重演,暗示可能出现类似2008年金融危机的情况,特朗普交易的逻辑正在被重新审视。如今,美股、美债、美元及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均在释放一个清晰的信号——美国金融市场一场更大规模的重置正在加速,将进入新暴风眼周期。
最关键的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正与市场预期发生严重错配。原本市场普遍预计2025年美联储会进行3次降息,但如今这一预期正在被迅速修正。这也意味着,美联储正在制造一场市场大清算。
紧接着,华尔街预言家彼得希夫进一步分析称,美联储将犯下重大政策错误,结合美国此前发生过两次技术性违约和去年的地区银行危机的历史数据,在特朗普和美联储持续的斗争,使得美联储被迫制造大清算,以压制美股中的人工智能泡沫以回应特朗普的制造业复兴政策的背景下更会加快聪明资金流出美国市场的转向速度,至少可能将会使数万亿美元的资金会在数年内从美国资产价格市场中撤出,避免受到损失,此时的美联储怎么办?
答案很明显,美联储会隐蔽地把不断增长的通胀风险持续转嫁出去,开始持续收割大清算一些经济结构和金融债务问题比较明显的经济体,以收割铸币税,在美元潮汐效应下,这些市场的经济、资产和汇率将会持续受到影响,这更让印度经济不寒而栗。
一些与我们团队有联系的经济学家解释称,印度经济增长奇迹的骗局正在被揭开,正在遭遇资金撤离潮。特别是美国为了转嫁自身的债务和通胀风险,就会开启了收割印度经济和金融债务市场黑洞的过程。
因为,印度经济过去的高增长,都是巨额美元债务堆积的,这在美国举起镰刀,开始大清算收割的过程中,将会加剧印度市场波动以及挤出国际投资,因为,印度经济是靠积累风险贷款和外债来扩大经济增长的,但印度并不具备宽广的外储护城河,这也使得数量不少的明智投资者在近段时间提前从印度中撤出。
比如,掌握印度制造业大部分利润的欧美厂商已经从去年开始撤离,而这背后则隐藏了印度经济债务高企的大困境。
我们注意到,数月以来,印度制造业被外企撤资的报道层出不穷,这也使得在截至今年3月的个月中,印度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为469.2亿美元,远低于2022年同期水平。
比如,自去年至今,印度经济实行的一系列排外措施,使得包括福特、通用、哈雷戴维森、比亚迪和特斯拉等车企拒绝与印度合作的消息更是被媒体进行大量报道,这就使得印度经济可能倒退的景象进一步加剧。
据印度统计部门的最新数据,截至2025年2月,印度有超过106.5万家公司倒闭或被除名,而他们在印度面临的障碍清单主要包括:“监管反复无常、高关税壁垒、繁文缛节、复杂的土地政策、基础设施问题以及其他与经商便利性相关的问题”。
据印度官方机构在4月5日公布的数据,包括印度制造业和金融证券市场在内的外国资金从2022年印度开始收紧政策迄今,已经从印度撤出了价值高达18万亿卢比的资金,相当于2008年美国金融海啸期间净流出量的3倍多,至少是20年来的最大年度撤出量,且目前这种撤退的势头仍在继续,世界银行在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中称,印度是全球最难做生意的国家之一。
对此,按印度前财政部首席经济顾问在4月6日再次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说法就是,“尽管印度经济在过去取得了一些不错的增长数据,但是,下行风险包括净出口相对减少和全球宏观因素引起的商品价格波动,叠加如果印度不能够很好地应对当前面临的经贸税率壁垒和制造业企业撤离由此引发的信誉问题,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那么印度经济很有可能会倒退20年,特别是印度的出口行业”,而这也是数量不少的明智投资者悄然从印度市场撤出的原因之一。
我们注意到,这位印度前财政部首席经济顾问早在去年11月就撰写过一份研究报告,质疑印度GDP统计的方法,该报告认为印度经济极不可能实现接近7%的增长率,真实的增长率很可能接近4%,比如,印度把牛粪羊粪都统计到GDP增长中,要知道,这种奇葩的GDP统计方法在其它全球前十大经济体中是不可能发生的。
来源丨今日头条【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