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球通讯社 新闻中心 一意孤行?李嘉诚执意推进港口交易,官方表态定性李或将被踢出局

一意孤行?李嘉诚执意推进港口交易,官方表态定性李或将被踢出局

3月4日,李嘉诚突然宣布将旗下所有海外港口业务以228亿美元的天价出售给美国贝莱德集团,消息一出,举国震动。国家相关部门第一时间与李家沟通,诚意满满地表示愿坐下来深入商谈,为妥善处理此事、探寻双方都能接受的合作方案而积极努力,“寻找一个合理的解决办法”

外界普遍认为,李嘉诚次子李泽楷随后赴京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年会,正是李家释放的缓和信号,甚至可能是为谈判争取转圜余地。

然而,23天过去,在港股市值蒸发超300亿港元、官方多次警告的情况下,李嘉诚仍然一意孤行,执意推进交易——这已不仅是商业决策,而是出卖国家利益。

1,官方定性:国家才是李嘉诚坚定靠山,李嘉诚站队美国是出卖国家利益;

部分网友认为,李嘉诚出售港口只是“正常的商业行为”,甚至提出“国家真想控制港口,出钱买下不就行了?”但事实真的如此简单吗?

从2014年到2025年,国家给了李嘉诚无数次机会,但他从未给过我们真正的诚意。

早在2014年,李嘉诚首次计划出售港口股权时,国家就曾主动接洽,希望以合理价格收购部分权益,确保战略资产不落入外人之手。然而,李嘉诚的回应令人寒心——他对内地的报价比给美国贝莱德的高出一倍,且仅愿出售40%股权,经营权仍牢牢握在手中。 而如今,面对美国买家,他却一反常态,不仅让出80%股权,更拱手交出了核心经营权。

这种“双标”操作,连商务部研究院专家白明都直言不讳:

商人逐利天经地义,但李嘉诚此次交易既未全球招标,也未争取最高报价,而是火速与贝莱德达成协议,这符合商业逻辑吗?显然,背后有更复杂的考量。”

港澳办的定性则更为严厉,直接点明要害:

“营商若不顾国家利益,终将自毁根基。”

“国家才是港企最坚实的靠山,向霸权‘跪低’只会助长其嚣张气焰。

如今,随着交易细节进一步披露,一个更严峻的问题已无法回避:李嘉诚的“商业决定”,是否正在亲手将中国海运命脉的钥匙,递到美国手中?

这已不是单纯的商业博弈,而是一场关乎国家安全的战略抉择。 当李嘉诚选择无视国家利益、执意推进交易时,他是否想过——失去国家支持的商人,还能走多远?

2,李嘉诚售卖的港口经营权对我们有多重要?关乎国家经济命脉;

作为全球航运的”十字路口”,巴拿马运河连接着140多条海运航线、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00多个港口。而位于运河东西两端咽喉要道的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绝非普通的商业资产——它们是中国全球物流体系的战略支点,更是”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

这两个港口的控制权之争,实际上关乎中国在全球贸易格局中的战略主动权。

掌握这两个港口,就等于扼住了西半球海运的”咽喉”。一旦控制权易手,中国在西半球的航运监测能力将受到严重削弱,美国很可能借此对中国海运实施”精准打击”。

巴拿马运河承担着全球约6%的海运贸易量,而中国正是其第二大用户,每年有超过3000艘跟中国有关的商船经此通行,承载着价值数千亿美元的货物。

如果美国通过贝莱德集团掌控运河港口,将获得对中国商船征收歧视性高额费用,直接冲击“中国制造”的全球竞争力。

3月24日的时候,美国就讨论过一项决议,将对跟中国有关的船只,额外征收50万到150万美元的费用。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中国在拉美地区60%的投资货物都依赖巴拿马运河转运。如果美国通过港口控制权对中国船只实施”技术性限制”——包括延迟放行、提高停泊费,甚至以”安全检查”为由获取中国商船的货物数据和航线信息,将严重威胁中国关键战略资源(如锂矿、大豆等)的运输安全。这种”软性封锁”比直接的贸易制裁更具隐蔽性,也更为致命。

3,贝莱德财团前母公司黑石集团抵京谈合作,中方三手反击李或将被踢出局;

4月2日,是李嘉诚旗下长和实业与贝莱德财团原定交割港口股权的最后期限。

然而,就在这一关键节点上,一个戏剧性的转折出现了——贝莱德曾经的母公司、世界知名的顶级投资公司黑石集团董事长苏世民率团访华,并与中方高层展开密集会谈。

这一动向释放出强烈信号:美国资本内部并非铁板一块,而中方正在以更灵活的方式,直接瓦解贝莱德与李嘉诚的交易联盟。

毕竟,中国造船业已连续15年稳居全球第一,全球50%的船舶由中国制造,黑石集团若想在全球基建领域分一杯羹,就不可能忽视中国市场。苏世民此次访华,显然是在权衡利弊——与中国交恶,远不如合作共赢。

然而,李嘉诚却仍执迷不悟,试图以出售港口作为投靠美国的“投名状”。面对这一严峻挑战,中方已展开三手强力反击,步步紧逼,李嘉诚很可能最终被彻底踢出局。

【苏世民访华】

第一手:商务部可依据《反垄断法》叫停交易。

据美国彭博社的消息称,中国商务部已对长和实业的港口出售案启动反垄断审查。根据《反垄断法》,若某项跨国交易可能“影响中国市场公平竞争或国家安全”,监管部门有权叫停。而李嘉诚此次出售的43个港口中,多个位于“一带一路”关键节点,一旦被美国资本控制,将严重威胁中国海运安全。

若审查认定交易违规,中方可直接依法否决,甚至对长和实业施加高额罚款。

第二手:国企集体撤单,切断李嘉诚财源。近期,多家央企已暂停或取消与长和系企业的新合作,转而优先选择国资或友好外资企业合作。

第三手:监管高压升级,李嘉诚或遭全面制裁。

香港《大公报》此前多次警告李嘉诚“勿在错误道路上越走越远”,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也公开说过,必要时刻,国家可以依法对李嘉诚集团展开调查,

若发现问题,不排除冻结其在华资产,甚至限制其资本市场融资能力。港澳办此前已定性李嘉诚“营商不顾国家利益”,这意味着,若他仍一意孤行,很可能被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彻底失去内地市场。

黑石集团的访华,证明美国资本界也在权衡利弊,而中方的三手反击,已让李嘉诚陷入绝境。4月2日的交割期限近在眼前,但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终止交易,回头与国家合作;要么顽抗到底,最终被中国市场彻底抛弃。

历史早已证明,任何商人若试图挑战国家利益,终将付出惨重代价。李嘉诚,是时候做出明智选择了:回头,还有机会,一意孤行只能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
来源丨今日头条【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缅甸发生7.9级地震 为全球今年以来最大地震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391595516

邮箱: info@qqtxs.org.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