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人的外表是儒家,但内心永远是庄子。
儒家教会我们如何做人,而庄子教我们如何回归,找到初心。
庄子把生活的智慧,写成了两只鸟的故事,深度品读,人生豁然开朗。
苦非苦,乐非乐,都是你自己的执念。
01
“鲁鸟”:什么都不缺,生活最痛苦。
从前,有一只海鸟,飞到鲁国的郊外。
鲁君用奢华的马车迎接鸟,让鸟住进宗庙,享受最高级的待遇。
牛、羊、猪肉,鸟可以随便选择,还有人向鸟敬酒。
看着美食、听着人们演奏《九韶》,鸟很头晕,什么都吃不下。
三天过后,鸟就死了。
庄子知道这件事之后,感慨地说:“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
鸟有自己的生活习性,就是要展翅高飞,或者在树林里寻找虫子,或者在悬崖上筑巢。虽然每天都为房子和食物而发愁,但是鸟从中找到了乐趣,也让自己动起来,不会颓废。
可是,鸟什么都有了,也没有后顾之忧了,却郁闷了。
人不是也如此吗?为了生活而奔波,虽然发愁,但是每一次得到工资,进步一点,又会惊喜不已。
一旦偏离了生活的轨道,或者得到了意外之财,生活好了,却每天战战兢兢。
网上有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在英国,一个叫格里的丈夫,在吃炸鱼薯条的时候,随手就买了一张彩票,结果中了头等奖,高达3250万英镑。
妻子丽莎激动地向亲戚朋友发消息:“我们中了彩票大奖!快看我们的新闻!我的天啊!”
一晃,时间过去了七年。这对夫妻,有了豪宅,也让儿女过上了好日子。但是他们离婚了,又再婚了。
丈夫格里认为,自己终于找到了一位可以分享金钱的人。
什么都不缺,其实是一种“物欲”的满足,并不是精神的满足。
从现实来分析,生活极度圆满,其实是两种状况。
其一,从今往后,什么都不要做了,精神一下子就颓废了。
其二,为了丰富的物质,不得不放弃做“自己”,任由别人、物质来控制自己。
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庄子在穷困的时候,楚国的国君请他去做官,让他衣食无忧,还有很多下属,但是他拒绝了。
庄子认为,自己去做官,就像被人供奉起来的乌龟一样,还不如在泥地里爬来爬去。
不管你处于什么状况,请记住一句话:“天道忌满,人道忌全,一半在于己,一半听自然。”
“满、全”了,就是无所事事的开始,也是被外物控制的征兆。需要舍去。
02
“鲲鹏”:穿越痛苦,终将抵达幸福。
在北方,海里渔里有一条鱼,叫鲲。鲲变成了鸟,叫鹏。
鹏的身体非常大,脊背就有几千里,当它飞起来的时候,翅膀抵达了天边的云。
鹏在海上,乘风而起,迁徙到南方。
据说,鹏是飞翔的时候,翅膀击打水面,就有了三千里的波涛,一跃就上了九万里的高空。
世上有如此巨大的鸟吗?显然是庄子想象出来的。
不过,庄子给我们一个提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一个人越是要远行,越要准备多一些的粮食;一个人越是志向远大,越要准备多一些的智慧。这就是“厚积薄发”的道理。
鲲鹏,我们没有看过,但是不畏艰难、痛苦的鸟,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
蓑羽鹤,常常在新疆和印度之间飞翔,它们要翻越珠穆朗玛峰,一路上还要躲避金雕。
北极燕,每年都要迁徙一次,从北极到南极,从南极到北极。它们喜欢光,喜欢极昼。飞行的距离,一生中达到了150万千米。
康多兀鹫,翅膀长达三米,在安第斯山脉的高峰居住,最高可以飞8500米。
白雪皑皑的山、悬崖峭壁、地球的两极,生存的环境有多恶劣,可见一斑。但是也就是极端的困难,成就了鸟的勇气和智慧。
人生如鸟,所有经历的痛苦,都是来渡你的;你主动面对的痛苦,都能够成全你。
苦和幸福,总是一起出现,苦有多少,幸福就有多少。
北宋时的苏轼,小时候读书很厉害,二十几岁就高中进士,做了官。
当他春风得意的时候,遭遇了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惠州、海南等地。
工资少了,人生也在漂泊。他还连累了弟弟,一起被贬;妻子也早亡。
一系列的痛苦,让他忽然明白,人生只有逆行,才能真正出彩。从此,他变成了乐观派。
研究美食,写文章,开荒种地,和最底层的老百姓对话……人生终于得到了蜕变。
当我们赞叹苏轼的时候,更应该看到他从庄子身上汲取的智慧——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
当一个人痛苦的时候,才能完全看清自己的实力。谁要是害怕痛苦,痛苦就如影随形,因为痛苦是躲不过的,只能扛起来,握手言和。
03
苦难,就像一叶小舟,渡你到理想的彼岸。
吃过苦,才知道甜蜜的滋味。因为两者有了鲜明的对比。
扛住苦,才懂得珍惜当下的幸福,毕竟害怕回到痛苦的时代去。
苦而不言,才有了惊人的毅力,不轻易向人诉苦,伸手。
经历苦,才找到生活的诀窍,不再是一个懵懂的少年。
接纳苦,才顿悟人生不会圆满,总有进步的空间,努力永无止境。
你想做一只鹏,就不要拒绝成长,不要怕云端的飓风和暴雨。
编辑 海珍
来源 网络